1
前几天,一个会员和我打趣道:“
现在的通讯行业已经不是温水煮青蛙,而是开水“烫”青蛙!
如果是温水煮青蛙,青蛙多少还能舒服一会,麻痹一会,自嗨一会,
如果是热水,青蛙热得受不了,也能跳出来逃生,
现在是开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
青蛙瞬间就被烫掉了一层皮,遍体鳞伤,连跳起来的可能也失去了。

这位会员是一个可以把终端销售做到极致的人。
尤其是每年在春节备货时,
他可以极为精准地估算,并把控各个品牌春节的销量数字,
然后按照这个数字备货,
春节结束后,各个品牌甚至各个机型的实际销售数字和备货计划惊人的一致。
这样的预见性和把控力,还是让人非常佩服的。
而他无奈地和我说起这个“开水烫青蛙”的冷笑话的前提是:他的企业销量3月份同比下滑30%以上,4月份看趋势,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即使他能把终端销售工作抓到极致,但是在终端销量断崖式下滑的大趋势下,也只能徒呼奈何。
2
昨天晚上,一个读者和我聊天,告诉我他进入四月份,就没看过销售报表,不是没时间看,是不敢看。
那些触目惊心的销售数字在他和他的团队使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看到变好的希望后,他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表达他心中的委屈与恐慌。
他有一个大店,辉煌的时候一个月曾经做到过3千台销量,即使在全省,也是有点知名度的。这些年不断下滑。但是到去年春节为止,还从来没有低于过500台月销量。2月份还一度冲到了800多台,
但是3月份,销量自由落体般直降到320台。4月份到10号为止,还没做到60台。
我好奇地问他:你从来不看报表,怎么会知道销量?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自己的办公室就在这个大店楼上,上楼下楼经常会问问,财务的总报表确实很少看,怕看了睡不着。
比销量更让他头疼的是7月份房租就到期了,这个大店是他起家的地方,也代表了他的江湖地位。
舍弃了,心有不甘,
不放手,按照现在的销量经营下去,不是亏不亏的问题,而是会亏到家都找不到!
他想把门面分出一部分做“京东之家”,一方面缓解房租压力,一方面彼此赋能,增加进店量。希望我能就此给他点建议。
他还有两家华为专卖店,一个亏损一个略有盈利,在现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华为还不断地给他压力,希望他能把门店扩大到150平米以上面积。
他很愤怒,但是又不敢得罪华为。
他现在很迷茫,完全没有了方向感,不知道这个行业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
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
甚至对于这样的“倾诉”早已司空见惯。
因为最近找我咨询的朋友,类似的倾诉实在太多太多。
终端市场进入3月,像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终端销量像是突然出现的山体滑坡,毫无预兆,一瞬间垮塌,威力巨大,让人猝不及防,束手无策。
很多终端门店一天一台手机不卖,已经见怪不怪。
一个会员的小米之家如果没有记错,4月份第一周只卖出了5台手机,而他的荣耀专卖店销量还不如小米。
连此前一直高歌猛进的苹果,进入4月后,价格也几乎全线倒挂。
某些机型亏损高达6.7百元。

山雨欲来风满楼说的大概就是眼前的这种情况吧。
3
一个深圳的朋友和我分享了他的观点:
3月28日,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2348万部,同比下滑了20.5%,环比下滑24.0%。

但他提醒我到:我们看到另一个数据是中国信通学院给出的

一个是2348万台,一个是1490万台,这两者之间的统计数据相差近千万台。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难道其中有一家作假吗?
其实信通学院采集数据贴近终端,数据更多的是体现出已到消费者手里的的数据。
cinno research 更贴近产业链,采集的数据更多地体现出厂家已出库的数据。
出现这么大的差异不是统计误差可以解释的,而是统计方向不同造成的。
这就意味着有近千万台的库存在各种各样的仓库里。
更可怕的是现在的终端已经没有了消化能力。
可想而知,未来的一段时间,厂家为了自保,压货情况一定会无比惨烈。
在这种高压下,不管国包省包还是零售渠道都会苦不堪言。
而压不动货的厂家为了活下去无疑还是会祭出传统的三板斧:
1,调价格,通过各种政策刺激终端提货。
2.开辟新的渠道。你不做,有人做。在保护经销商利益还是保护厂家利益上对于厂家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
3,多机型或者多系列的通过机海战术达到出货的目的。
在这样的三板斧下,原本就哀鸣一片的终端无疑雪上加霜。
未来两三年的终端市场,一片腥风血雨之后,出现尸横遍野的画面应该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在我们做的 数据模型中,早在2017年,终端市场就应该出现明显的下行通道。
但是有两个大的原因,迟滞了这种下滑,从而让我们又多过了几年好日子。
一个是6,7年前的华为异军突起,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终端市场的平均售价。
在我们做的调研中,在过往的6.7年间,终端经销商库存的平均单价以每年120元的速率飞快地递增。
在华为冲击高端成功的鼓励下,所有的品牌都拉响了向高端冲击的号角。
老年机比例的减少,在这种库存单价的递增中,影响较小,因此,这种递增充满了含金量。
因为,这意味着在终端总体销量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体量被做大了。
这种扩大造福了产业链上的每一个节点,当然,也包括终端经销商。
这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华为说声谢谢。
但是,在美国制裁后,华为坚持了三年,早已是强弩之末。
华为这颗续命仙丹早已了药效,多年积压的下滑势能在绕过华为的拉力后,终于原形毕露,让人看到可怕的獠牙。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要感谢运营商的信用购机政策。三大运营商在过去的6,7年间,为了应对携号转网政策,为了各自的市场份额,开启了补贴大战。
这种终端补贴极大地刺激了终端市场,但是也极大地透支了终端市场。
让原本还没到换机周期的消费者提前换机,让原本还没到成熟期的消费需求被提前收割。
在竞争激烈的2019年,三大运营商信用购机类的营销案条目多达3000多万笔,补贴金额高达200多亿(该数据为预估值,不够严谨,仅供参考)
理论上,一笔信用购机营销案就对应这一台手机,即使部分区域打打擦边球,送的是礼品而不是终端设备,但就全国大盘而言,绝大部分还是终端。
这也就意味着,原本一两年后才会产生的换机需求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早早就被透支掉了,如此循环6,7年之后,整个市场被恶性开采,严重透支,早已不堪重负的终端市场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巨大的泥石流将冲击着终端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没有谁可以幸免。

再加上我们经常讨论的:线上对线下终端市场的影响,换机周期的延长,老龄化,经济下行趋势,现在再加上疫情的不可控因素,
整个市场指征没有一项是利好的!
没有一项不是悲观的!
所以,如果那盆开水还没有浇到你头上,那就赶紧跳出来。
为什么只在这片逐渐干涸的水域觅食?
难道做手机的一定只能靠卖手机终端挣钱吗?
这种传统的固化思维一定要及时打破。
我们在运营商,在手机周边市场上有更广阔的水域,有远比手机终端大得多的蛋糕,为什么非要在一个池塘里饿死?
如果你已经被开水烫伤,那就趁着还有点力气,鼓足最后的勇气与力气,尽早爬出来。
开水只会越来越多地浇到你头上,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等到今年暑期,市场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现在爬不出来,以后爬出来的可能就会越来越小。
时代的潮流奔腾直下势不可挡,请不要做那碗尘封在历史尘埃中的青蛙汤。
游戏工作室,提供专业化运营,获得高回报!
关注公众号“币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oyi56.com/1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