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一部叫做《孟买酒店》原型改编自2008年孟买的血腥60小时反恐战。

燃起熊熊大火的孟买酒店
那一年,恐怖分子对整个人孟买11月26日晚上9点一刻,市区袭击持续到29日22点,超过60个小时。
根据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整个事件导致195人死亡,其中22人主要是游客,300多人受伤。
而且,印度军警也伤亡惨重,死者还不乏一些中高级军官,其中包括了孟买特警负责人赫曼特·桑迪上校,卡卡尔上校,黑猫反恐突击队队长,其他18名印度警察。

《孟买酒店》的剧照是赫曼特的原型·卡卡尔上校
他们的对手只是平均年龄20岁的10名农村青年,甚至从未见过厕所。恐怖分子的武器装备也相当简单,只是为了AK47步枪和有限步枪手榴弹而已。

《孟买酒店》剧照,夕阳下,十个背着大旅行包(里面是武器)的恐怖分子坐着皮划艇驶向孟买海岸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恐怖事件发生的10小时后,第二天上午8点,印军的专业特战部队才赶到了事发现场。
在此之前,孟买10名恐怖分子的主要力量是孟买及其所在地马哈拉施特拉邦当地警察。
但转念一想,警察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经过专门的训练,考试合格后才上岗,至少还带了一些装备,人数是恐怖分子的几十倍。怎么了,他们不应该被10个没见过世面的恐怖分子打得这么惨?
但事实是如此尴尬——孟买警察最早与恐怖分子对峙,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执法棍。
孟买贾特拉帕蒂是第一个恐袭的地方·希瓦吉火车站。

火车站建于维多利亚时代,充满了19世纪中后期非常流行的哥特式复古风格
然而,在印度最大、最繁忙的火车站执勤的警察手里没有枪。
当恐怖分子开枪射击时,他们紧急打开了武器库。结果,他们悲伤地发现,只有一支手枪和五支步枪可以用在里面。此外,步枪仍然是二战时期英国人遗留下来的老古董,击发一回就要重新装一次弹药。
最后,孟买贾特拉帕蒂持续了45分钟·在希瓦吉火车站屠杀中,共有8名警察死亡,58名平民死亡,近200人受伤。
只有两个19岁的恐怖分子在那里大开杀戒。

据事后统计,2008年,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共编制了18万名警察,但只有2200件火器,其中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只有577件。
这样,平均来说,一个警察局可能分不到一两支枪。孟买火车站的警察也可以在仓库里找到一支手枪和五支祖父母的步枪,这已经被特别照顾了。
因此,对于印度警察来说,他们似乎是唯一一个每天都能携带甚至有机会使用的武器竹子做小棍。

除竹棍外,还有藤条编的防爆盾牌——一套环保装备!
事实上,印度警察在街上用棍子执法,属于他们的印度特色民族传统,起源于英国殖民时代。
此外,这确实适合当地的国情。即使警察在公共场合用棍子殴打他们,大多数当事人也不会觉得他们的个性受到了侮辱,周围吃甜瓜的人总是感到惊讶和高兴。
当然,几乎全世界的警察都会用棍子执法。然而,他们的棍子大多是现代防爆棍,使用起来更克制;
像印度这样直接在街上追打的人真的很少见。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执法似乎不是很有害,但却极具侮辱性。
毕竟,印度警察的执法武器不是普通的带电工业防爆警棍,而是来自大自然…竹棍和100多年前没什么区别。

要说印度特色的世纪传统,就必须追溯到早期的殖民时代。
19世纪中期,惊天动地印度民族大起义被镇压后,英国人开始明显防范和恐惧印度军警。
毕竟,参加起义的主力军是英属印度军队最初给予的大英帝国印度官兵提供服务。

阿米尔·在早期的电影《抗暴英雄》中,他扮演的男主角是最终选择反抗的英属印度军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和印度当局发布了严格限制印度警察系统人员使用火器的指示——只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获得枪支资格;中层允许限制枪支,最大的基层警察;几乎没有机会使用甚至接触枪支。
虽然上述规定字面上没有明确限制印度警察。但实际意图还是挺明显的。
殖民时代的英属印度的警察系统高层,都是清一色的英国人;中层多为混搭,但即便是那些印度本土人士,也多属于所谓的“亲西方”群体,几乎都属于英式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辅助管理者”,跟英国人的理念比较一致;
所有由印度本土人组成的基层警察都被认为是英国殖民者预防的关键对象。因此,为了防止再次暴乱,这群真正完成任务的人被剥夺了使用枪支的权利。

1900年,孟买的英国警察都配枪了
然而,这些人的身份,至少也属于执法人员,作为一名警察,一种威慑武器仍然是必要的,否则,如何进行执法和稳定活动。
于是,他们配备了一根竹棒作为武器。
印度独立后,上述传统也得到了延续——不得不承认,基层警察拿着棍子上街执法,真的符合印度国情。

对女人也照打不错
首先是资金的限制。
虽然印度在军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对国内警察来说,却是能省就省,不太在意。
印度的警校在培训课程中,枪支使用相关的教学和培训更合适,教练教授,主要是用棍子制造敌人的技能。这导致大多数印度警察在实际工作中最熟悉的是小竹棍,他们不太擅长使用枪。
当然,还有…弹弓制敌课程。

然后,在警察不熟练使用枪支的情况下,印度的人口密度很大,到处都很拥挤。一旦枪支操作出现问题,流弹很容易伤害现场的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枪支的不可控性和风险太大,最好尽量不要使用。
此外,印度人都很爱“蹲大街”、看热闹和聚群,上棍棒“追打”的话,很具有震慑力,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理想效果——小竹棍不但打起来疼,声音还特别响亮,啪啪的,场面震撼。
通常,即使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伤害了人,问题也不会太严重。没有必要担心刑事责任。

这样的印度警察都在电视剧中

这才是真实情况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棍子没有杀伤力。
对于印度警察来说,如果遇到不服的刁民,他们会举起竹棍打他/她的关节。几轮棍子下去,不管刁民有多强硬,他们都会痛哭流涕,到处打滚。


专打膝盖
对于普通人来说,印度警察通常会选择用竹棍打屁股和大腿。制服后,他们会上前扇耳光,或者惩罚他们做各种动作(蹲、俯卧撑、拿大顶、蛙跳等等),以示羞辱。

疫情期间违反禁令,擅自外出后被殴打

被打后受到处罚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执法对印度人来说并不奇怪。即使他们像丧家犬一样被殴打和轰炸,大多数人也不会有侮辱自己的人格和侵犯权力的感觉。
这也可能是他们的国情造成的。在几乎全民信神的印度,即使很多人的物质生活和环境都很不尽如人意,你也受不了。他们心态很好。
在这样的氛围中,印度各民族往往非常注重精神和情感享受,大多数以印度教为主的宗教提倡轮回观念(印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这使得他们不太注重现在的生活、时间和效率,过着随意而分散的生活——无论如何,这辈子还是下辈子,决定下辈子生活质量的大多是今生的精神实践。

印度教婆罗门祭祀仪式
尤其是印度教的各种圣典,几乎总是强调你现在生活的物质世界都是幻觉。
既然是幻觉,为什么要在意被警察追打的胖打?

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棍棒执法属于印度特色的传统治理模式。印度警察使用方便,印度人民不太抗拒,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令人困惑的是,那些一直非常关注人权相关话题的西方世界,几乎从来没有把这种印度警察街头追逐人民的现象当作玩材料…这个双标太明显了。
游戏工作室,提供专业化运营,获得高回报!
关注公众号“币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oyi56.com/1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