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16、17日,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快速航母特混舰队抵近日本外海,对东京周边地区实施了大规模舰载机袭击,扫荡日军机场,压制日军航空兵力,以掩护即将开始的硫磺岛登陆作战。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首次空袭日本本土,在两天的战斗中参战各部均斩获颇丰,比如来自“汉考克”号航母的VF/VBF-80中队的飞行员们宣称在空战中击落超过65架日军飞机,疑似击落或击伤25架,而中队头号王牌帕特里克·弗莱明海军上尉在24小时里就取得了9个战果,将个人战绩提升到19架,从而名列二战美国海航王牌战绩排行榜的第四位。令人惊讶的是,弗莱明参战不过四个月,仅经历了6次空战就积累了上述战绩,平均单场空战击落超过3架敌机,这个效率在美国陆海军飞行员中是相当罕见的。他是怎么做到的?
■1944年底在乌利西锚地集结的第38特混舰队的航母群。
爱飞行的纽约客
1918年1月17日,帕特里克·弗莱明出生在纽约,他从小就对飞行十分迷恋,在青少年时代通过在加油站打夜工为进入飞行学校攒学费。1935年,17岁的弗莱明报名加入美国海军,被分配到“赫尔”号驱逐舰服役,后来调往“萨拉托加”号航母,负责在舰载机着舰后重新定位阻拦索,与海军飞机的零距离接触使他的飞行梦更加丰满,翱翔蓝天的信念愈加坚定。
■20世纪30年代,一架O2U侦察机准备降落在“萨拉托加”号上,弗莱明曾在该舰服役。
随着二战在欧洲的爆发和西太平洋局势的紧张,美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备战,其中一环就是大量培养预备军官。弗莱明也报名加入海军预备军官学校,于1941年初顺利毕业。他本来计划继续学习飞行,但军方要求预备军官优先派往舰艇服役,于是弗莱明只能遵令前往“辛辛那提”号轻巡洋舰报到,作为鱼雷军官和弹射器军官度过了近两年时光。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辛辛那提”号正在加勒比海巡逻,监视当地的法国舰船,并搜捕德国袭击舰和运输船。
■1941年在海军预备军官学校就读时的弗莱明。
1942年11月,弗莱明终于结束了在“辛辛那提”号的服役,如愿以偿地进入彭萨科拉海航站学习飞行,并在1943年3月拿到了金色飞翼徽章,正式成为海军飞行员。然而,他并没有被立即派往前线,而是进入罗得岛州匡西特角海航站接受夜间战斗机训练,他在那里遇到了未来的妻子内维尔。1943年11月,从夜航学校结训的弗莱明又转入大西洋城海航站担任飞行教员,同时等待分配到实战部队。
■美国海军在20世纪40年代印发的彭萨科拉海军航空训练中心的明信片。
弗莱明没有等太久,1944年2月,VF-80战斗机中队组建,弗莱明调入该中队负责训练,而首任中队长小艾伯特·沃尔斯少校是一位经历过珊瑚海海战和瓜岛战役的资深王牌,个人战绩11.5架,他的言传身教让包括弗莱明在内的新手飞行员获益良多,而VF-80中队也得到了“沃尔斯毒蛇”的绰号。经过紧张的战前训练,VF-80被配属到崭新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提康德罗加”号上,于1944年8月28日告别美国本土,开赴太平洋战区。
■1944年6月,VF-80中队的F6F在“提康德罗加”号航母上进行适应性训练。
菲律宾上空的毒蛇
1944年11月初,“提康德罗加”号抵达菲律宾前线,加入第38特混舰队,刚好完美错过了日美之间的最后一场大海战莱特湾海战,不过解放菲律宾的战役才刚揭幕,日军岸基航空兵依然活跃,“沃尔斯毒蛇”中队还有大把的空战机会。
■1944年服役的“提康德罗加”号航母,属于埃塞克斯级。
11月5日,“提康德罗加”号作为TF38.3大队的一员,北上吕宋岛,出动舰载机对马尼拉湾的日军舰船进行轰炸扫射,弗莱明上尉在首次实战任务的首次空战中就拿下了VF-80及其个人的首个击落战绩。在马尼拉湾上空,一架占据高度优势的零战试图偷袭处在低空的美军机群,但警觉的弗莱明发现了来袭者,并利用F6F出众的机动能力反咬对手,在两次点射后将目标打爆。这次开门红让弗莱明立即找到了空战诀窍,此后几乎没有敌机能在他的枪口下逃生。
■1944年11月5日,VF-80中队的F6F战斗机在甲板上准备起飞,执行首次实战任务。
在11月的余下时间里,“提康德罗加”号巡弋在莱特岛和吕宋岛之间的区域,任务是打击任何出现在战区的日军飞机和舰船,支援正在莱特岛与日军鏖战的陆军部队。奥尔莫克湾、圣克鲁兹港和克拉克机场都是VF-80经常关顾的目标。11月25日,“提康德罗加”的舰载机群在吕宋岛西岸发现了日军“熊野”号重巡洋舰,并将其击沉,但负责警戒的弗莱明和僚机博德里少尉留在吕宋岛东岸没有参加这场战斗,但他们的守候也得到了回报,5架“银河”轰炸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些日机正向南飞行,显然企图偷袭美军航母编队。弗莱明二话没说,带着僚机俯冲而下,第一次攻击就击落了3架“银河”,弗莱明包办2架,剩下2架日机调头落荒而逃。
■日本海军“银河”双发轰炸机的彩绘,弗莱明在11月25日击落2架“银河”。
12月14日,弗莱明率领一个四机编队与来自其他航母的舰载机一道飞往北吕宋空袭日军机场,然而在预定地区没有发现值得攻击的目标,于是弗莱明带队转向南方,搜寻一艘之前通报的日军驱逐舰,却与一个日军大机群不期而遇。当时F6F飞行在2700米高度,而大约20架日机在低空以松散的队形向南飞行,包括海军的零战和陆军的一式“隼”战斗机。弗莱明立即示意丢弃对地攻击的炸弹和火箭弹,利用高度优势发起俯冲攻击。日军飞机完全没有警觉,或者将美机误认为友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地狱猫”们完成首轮突袭后,至少10架日机已经化为飞散的碎片和燃烧的残骸,而弗莱明也取得双杀。
■弗莱明驾驶F6F时的留影,他在这款飞机上取得了19次空战胜利。
然而,另一批日军战斗机赶来增援,局势对于美军飞行员而言变得十分不利,不仅数量居于劣势,也失去了突然性,但他们毫不畏惧地与日机展开狗斗。在这场短兵相接的空中白刃战中,弗莱明和博德里始终保持编队,密切配合,交替掩护,在几番拉锯后弗莱明又斩获2个战果。最终VF-80的所有飞机都全身而退,返回母舰,机身上连一个弹孔都没有,却有19架日军飞机变成了F6F机身侧面的旭日旗标志,而弗莱明的座机上也增加了4个战果标志,总战绩达到7架,成为VF-80的新晋王牌。
■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飞行员会在机身侧面绘制日军旗帜作为战果标志,这幅照片来自海航头号王牌麦坎贝尔的座机,取得了34个战果。
从吕宋岛到东京湾
1945年1月3日,弗莱明带领12架F6F前往吕宋岛中部袭击日军机场,天气状况不佳,有2架飞机迷航,只有10架飞机完成编队。由于日军机场上空云层很厚,他们只能另择目标,意外发现了4架零战。日军见寡不敌众,立即分成两个双机编队分头逃跑。弗莱明自然不肯放过他们,也分兵追击,他亲自带领一个四机编队咬住向陆地方向逃窜的零战,一番追逐后将其双双击落,其中包括弗莱明的第8个战果,余下2架零战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
■日本陆军航空兵装备的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盟军代号“东条”。
10架美机重新会合后对附近的日军机场进行低空扫射,此时新的威胁悄然出现,5架日军战斗机进入战场,包括一式“隼”和绰号“东条”的二式“钟馗”。这批日机十分狡猾,分成两个编队,借助云层的掩护接近美机,这显然是一个陷阱,如果美机只注意到其中一个编队,那么躲在云层里的日机就有机可乘。可惜的是,目光敏锐的弗莱明识破了日机的诡计,他对兵力进行了分配,分头迎击。接下来的战斗几乎是之前遭遇战的翻版,5架日机无一逃脱,博德里少尉与另外2名飞行员各击落1架,弗莱明先是穿过云层打爆了一架“东条”,接着对咬住帕里斯少尉的“隼”式展开拦截,将其击落,取得了单日三杀。
■1945年1月21日遭日军特攻机撞击后舰体倾斜的“提康德罗加”号。
在1944年底,鉴于日军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自杀特攻战术,美军调整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的编制结构,将原战斗机中队拆分为战斗机(VF)和战斗轰炸机(VBF)两部分,“提康德罗加”号也在1945年1月10日进行了改制,而弗莱明上尉升任VBF-80中队的作战官,随母舰在1月下旬开赴台湾近海作战。1月21日,日军特攻机利用恶劣天气避开了美军巡逻战斗机,成功突破了美军航母编队的防空火力圈,2架特攻机撞击了“提康德罗加”号的飞行甲板和舰岛,导致爆炸和大火,舰体倾斜。经过损管分队的奋力扑救,航母免于沉没,当已失去起降能力,只能撤往乌利西锚地,并将舰载机部队移交给“汉考克”号航母,之后回国维修。
■在“提康德罗加”号受伤后接收其舰载机部队的“汉考克”号航母,同属埃塞克斯级。
弗莱明的下一场空战发生在东京湾上空。1945年2月16日,美军舰载机群以房总半岛的日军机场为目标展开空袭。弗莱明在当天中午带队抵达目标上空,发现一大群零战在高空徘徊,他当机立断指挥部下爬升高度,紧贴着云层下方向日军机群发起攻击,在第一轮交手就打掉了2架零战。受到突袭的日军机群顿时四散奔逃,而弗莱明压下机首追击2架向低空逃脱的敌机,不顾地面日军的防空炮火死死咬住不放,直到将目标变成瞄准具里绽放的火球才拉起爬升,脱离日军高射炮的射程。在当天返回母舰途中,弗莱明又斩落1架,赢得了单日王牌的荣誉。
■1945年弗莱明准备登机升空前的留影,他当时已经是VBF-80中队的作战官。
2月17日上午,弗莱明率4架F6F前往成田上空搜索敌机,但一无所获,于是转向千叶方向寻找战机。当他们在3600米高度巡航时,大约15~20架日军战斗机出现在下方1800米处,其中居然还有6架相当老旧的九七式战斗机,这种机型早在珍珠港袭击之前就已经落伍了!面对这样绝佳的机会和羸弱的猎物,相当老练的“毒蛇”自然不会失手,一个俯冲下去就把6架九七式全部击落,弗莱明个人就包办了4架,将战绩定格在19架,杀入美国海航王牌战绩榜的前四位,并获得海军十字勋章。
■日本陆航九七式战斗机编队,这种还采用固定式起落架的战斗机在1945年完全是送人头。
葬身于“同温层堡垒”
二战后,弗莱明成为“拳师”号航母的一名战斗机中队长,晋升海军少校。因为飞行技术出众,弗莱明随后被调往帕森图河海航站接受试飞员训练,在此期间弗莱明萌生了调入陆军航空队的想法,于1947年脱离海军成为一名陆航试飞员,并在同年加入新组建的美国空军,进入怀特机场的试飞员学校,成为战斗机试飞部门的首席试飞员。
■战后进入美国空军服役的弗莱明。
弗莱明战后生涯的刺激程度丝毫不亚于战争时期。美国空军当时致力于喷气机的装备应用,而早期喷气机技术不成熟,飞行风险很高,而弗莱明接受了挑战,先后参与了P-80和P-84的试飞工作,期间屡屡遭遇险情。在某次B-29拖曳P-80的飞行测试中,拖缆解脱装置失灵,两架飞机只能同时着陆,所幸弗莱明技高胆大,成功完成了这项高难度操作。在首次驾驶P-84飞越大西洋前往英国的飞行中,温控装置发生故障,座舱温度飙升至70度,弗莱明坚持驾机抵达目的地,落地时几乎全身脱水!弗莱明还驾驶过首次突破音障的贝尔X-1试验机,创造了1.2马赫的超声速记录。
■弗莱明(右)在B-47轰炸机的驾驶舱内。
弗莱明的才能得到了美国空军高层的青睐,被视为精英飞行员调入战略空军司令部,参与B-45、B-47等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的试飞工作。1951年8月9日,由弗莱明领衔的机组驾驶B-47由阿拉斯加飞往堪萨斯州,全程飞行4480千米,耗时5小时36分。1952年10月15日,弗莱明又被战略空军司令李梅点将,负责一项高度敏感的“飞越”任务,驾驶B-47穿越苏联领空执行侦察任务!飞行路线穿过东西伯利亚海岸的弗兰格尔岛,并在楚科奇海上空长时间盘旋,任务期间曾有苏军米格战斗机升空拦截,但被弗莱明巧妙地规避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B-47“同温层喷射机”战略轰炸机,弗莱明曾在该机上执行了多次特殊任务。
1953年6月,弗莱明调入驻日本横田基地的第98轰炸机联队,在朝鲜战争的最后一个月驾驶B-29执行任务。同年12月归国后,弗莱明升任第93轰炸机联队副联队长,该联队是美国空军第一个装备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的单位,而弗莱明担负起飞行教官的角色,指导机组成员熟悉掌握新型轰炸机的操纵。
■1954年进行试飞的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弗莱明是最早掌握该机驾驶技巧的美军飞行员之一。
1956年2月16日,弗莱明登上1架B-52,由卡斯特空军基地起飞,监督一次远程飞行训练,但升空7个小时后飞机突发严重故障,座舱起火,7名机组成员中3人当场烧死,包括弗莱明等4人弹射逃生。然而,弗莱明在跳伞过程中被严重烧伤,降落伞也被烧坏,无法打开,最终坠地身亡,年仅38岁,最终军衔为空军上校。
■弗莱明在军旅生涯中屡获嘉奖,包括海军十字勋章、空军优异服役勋章、银星勋章(2次),优异飞行十字勋章(海军3次,空军1次)、航空勋章(海军4次、空军2次)等。
游戏工作室,提供专业化运营,获得高回报!
关注公众号“币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oyi56.com/2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