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和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果患者每年咳嗽和咳痰超过3个月,持续2年或以上,则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且排除了其他已知的慢性咳嗽原因。
本病属于中医“咳嗽”和“哮喘综合征”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往往发生在中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
督灸的功效和作用(督灸后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一、 中药口服
1、药品:麻黄10g肉桂枝10g白芍15g干姜10g细辛6G紫苏籽raphans籽10g白芥子10g五味子10g姜半夏10g烤甘草6G杏仁6G
2、加减法:
咳痰:扇贝10g,橙10g;
呼吸困难:蚯蚓10g;
胸闷:廷力子10g;
咽干、咽痒:沙参10g、僵蚕10g;
出汗过多:黄芪30g,防风10g,白术12g
3、用法:每日一剂,煎剂300ml,早晚服2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4、资料来源:中西医结合、中医药
督灸的功效和作用(督灸后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二、膏方疗法
1、 药品:陈皮200g,半夏120g,黄芪60g,银杏120g,炒麻黄90g,冬花120g,紫苏籽100g,黄芩120g,甘草100g,紫菀120g,苦杏仁120g,石斛120g,菟丝子100g,五味子120g,桑寄生100g,大枣120g,白术120g,茯苓150g,山药120g、当归120g、赤芍100g、生地120g、熟地120g、黄精120g、山茱萸100g、槟榔100g、佛手柑100g、枳实100g、金内金120g、焦糖100g山楂100g阿胶150g龟甲胶100g麦芽糖(糖尿病木糖醇)300g黄酒1瓶(化学胶)
2、加减法:
乏力出汗:黄芪150g;
坦多:瓜蒌120g;
明显发冷:肉桂60克,肉苁蓉120克
3、用法:浸泡、提取、浓缩、收集乳膏后,最后用小包装袋分装。它从每年的冬至开始,在春天开始之前结束。吃一个奶油大约6周。如果没有不适,一周后早上一包,晚上一包。如果您在服用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急性疾病,请停止服用。
4、资料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三、穴位贴敷疗法
1、药品:丁香1g、白芥5g、延胡索10g、吴茱萸2G、肉桂2G、细辛5g、甘遂20g
2、取穴:
要点:天兔、大椎、飞树、定川;
积分:凤龙、飞树、足三里、神树、足三里、关源、气海、涌泉。
3、操作:将药磨成细粉,加入姜汁拌匀制成奶油。将面霜直接涂抹在穴位表面,形成一层1cmx1cm的薄层。每个穴位需要0.5-1g,然后用自粘纱布固定。每天一次,每次4-6小时。
4、资料来源:内科
四、子午流注天灸疗法
1、药品:白芥子30g细辛15g甘遂15g吴茱萸15g延胡索15g
2、取穴:
要点:大椎、定川、飞树、新树、格殊、高黄、神堂、大竹、风门、谭忠、天兔;
匹配点:檀多嘉丰隆;肾虚加肾俞;心功能不全加心舒;脾虚虚弱加脾俞、足三里。
3、操作:将五种药物研磨成粉末,取适量,加入少许姜汁和水,制成糊状,密封备用。每次取5-6个穴位。患者采取坐姿,充分暴露胸部和背部,用无菌棉签拿起少量药膏,将直径1.5cm、厚度0.3cm的药饼敷在选定的穴位上,并用石膏外固定。在第一次、中间和最后一次伏击的15-17个点上取穴。
4、资料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五、拔罐疗法
1、药品:生川乌30g、生草乌30g、杨金花30g、生乳香30g、生没药30g、龙血30g、红花20g、细辛15g、穿山甲30g、桂枝20g、麻黄20g、白芷30g
2、注意事项:本品仅供外用。严禁口服。
3、选穴:背部膀胱经络
4、操作:用10公斤松节油、茶籽油或芝麻油浸泡30-50天。用闪火法从背面吸出拔罐罐,然后通过第一和第二侧线沿背部督脉和膀胱上下移动。拔罐强度和拔罐速度取决于患者的耐受性。每10天1次,3次为一个疗程。
5、资料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六、耳穴贴压疗法
1、取穴:
要点:肺和气管;
穴位:神门,交感。
2、手术:耳穴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磁珠膏按压穴位。用拇指和食指捏磁珠3分钟,直到局部出现发热、麻木、肿胀和疼痛的感觉。每次取一个耳穴,第二天更换磁珠贴,换另一个耳穴,交替治疗双耳。10天为一个疗程。在按压期间,敦促患者每天按压耳穴2-3次。按摩时,主要是按压,不要揉搓,以免揉搓皮肤而引起感染。
3、资料来源:当代中医学
七、督灸疗法
1、药品:生姜、督灸散(白芥末、附子、肉桂、冰片等)
2、操作:将新鲜生姜磨成泥状,将渗出的生姜汁备用。姜泥现在需要搅拌和使用。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以便合作。患者采用俯卧姿势露出背部,以评估局部皮肤状况。艾灸器应先将患者的督脉和膀胱经脉推三次,将手浸在姜汁中,涂抹在背部,防止患者遇到冷姜泥时感到不适,然后沿脊柱撒一层督脉灸粉。用10厘米宽、40厘米长的桑椹纸覆盖粉末,并将桑椹纸的中心与总督静脉对齐。姜泥沿脊柱从脊椎至腰骶部铺设,宽6-8cm,厚1.5cm-2cm。两端都被卷好的卫生纸包围,以防止姜汁溢出。将艾草捏成三角形,放在姜泥上。底部宽3-3.5cm,尖端高3-3.5cm。然后从头到尾点燃。上、中、下三点可自然熄灭。当烟雾耗尽时,它会再次被放在原来的艾蒿灰上,总共三次。第三次燃烧后,熄灭余火,将旧报纸折成12-15cm宽的长条,覆盖姜灰。用塑料薄膜盖住报纸,然后用毛巾被盖住,保温20-30分钟。依次取下盖子,取出姜泥。毕竟,让患者喝一杯热水。操作后不要感冒,远离空调和电风扇,不要喝冷水。艾灸4-6小时后,皮肤红润,水泡慢慢出现。第二天排出泡罩中的液体。艾灸痂通常在3-5天内脱落。每20-30天一次,3-4次为一个疗程。
3、资料来源:河南中医药
八、中药灌肠疗法
1、药品:半夏15g橙15g茯苓9g烤甘草5g炒紫苏9g炒白芥末6G龙胆10g
2、操作:按常规方法将药物煎煮至100ml,然后在37℃左右的温度下向药液中加入8mg扑尔敏。在灌肠前30分钟让患者排便。采取侧卧姿势,抬高臀部。将导管插入直肠16-18cm。灌肠速度慢。药水灌满10分钟以上后,告诉患者卧床休息,尽量不要出院。每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3、资料来源:光明中医
九、药浴疗法
1、药品:防风150g、白术150g、黄芪150g、山药150g、淫羊藿150g、肉桂150g、肉苁蓉150g
2、用法:将粉末按比例制成袋装。每袋约1000g。用棉纱布包好备用。将粉末连同袋子一起放入约5000毫升水中,煎煮半小时。把果汁拿出来,然后把果汁放进消毒过的浴缸里。加入适量温水。水的量可以使全身浸没。每周洗6次,每次服一袋药。第一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然后逐渐延长至1小时。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3、资料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十、中药雾化吸入疗法
1、药品:桔梗10g前胡10g浙贝母6G丹南星10g半夏10g白布10g黄芩10g冬花10g桑椹白皮10g
2、加减法:
肾虚:地黄15g,紫河车30g
脾虚:黄芪15g山药15g
3、用法:用300ml清水浸泡15分钟,煎煮30分钟。药物静置沉淀后,取上清液40ml,每日雾化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喷雾量为2ml/min,每次10-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
4、资料来源:当代护士
十一、推拿疗法
1、穴位:陶道、大椎、阿是穴
2、操作:用拇指分别按揉陶刀和大椎100次;用拇指找出慢性支气管炎的阳性反应。检查第一至第八胸椎和腰部两侧的绳索和压痛。立即标记。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针柄的末端,上下摇动针,用针柄的弹性轻拍皮肤。皮肤应该是微红的。每天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3-5天。
3、资料来源:中国农村卫生管理局
游戏工作室,提供专业化运营,获得高回报!
关注公众号“币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oyi56.com/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