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广东的老吴不久前多次感到腹痛、大便不规则、腹泻和便秘。起初,老吴并不在乎。他认为这是因为他平时不注意饮食。然而,直到最近,他才开始频繁出现血便,老吴感觉很不好,赶紧去医院检查。
经过一系列检查,老吴最终被诊断为结肠癌。面对老吴的质疑,这位医生感叹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癌。许多人忽视了肠镜检查的早期筛查,只有在出现明显症状时才来医院,这往往会推迟最佳治疗时间。
请问肠癌早期有什么症状(早期肠癌的症状是什么)
1、 为什么广东人吃得这么好,结肠癌的发病率却很高?
结肠癌一直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字,其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三,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增无减。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广东高发地区,结直肠癌的年增长率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根据2016年广东省健康白皮书,结直肠癌已成为广东省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仅次于肺癌。
有些人可能会奇怪,广东人一向以“清淡饮食”著称。与周边地区的重油和辛辣食物相比,广东的饮食结构似乎与结直肠癌的高发病率无关。为什么结直肠癌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刘海英教授解释说,广东饮食清淡而精致。主要菜肴有白切鸡、烧鹅、烤肉、炖排骨、卤鸭等。此外,老广特别喜欢“深夜文化”,无形中也摄入了过量的高脂肪和高蛋白。
饮食在结肠癌的高危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油炸、吸烟和烘烤后。这种食物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摄入过多会引起肠道刺激。
广东人喜欢吃红肉,红肉中含有高含量的赤铁矿,这已被证明会在人体内形成亚硝基化合物,并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请问肠癌早期有什么症状(早期肠癌的症状是什么)
此外,刘海英教授还指出,广东大肠癌早期筛查参与率低也是大肠癌诊断率上升的关键原因。自2015年以来,广州市开展了一项针对60岁以上人群的免费大肠癌初筛活动。然而,由于结肠镜检查需要自费进行,而且大多数人都害怕结肠镜检查,即使是那些高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也会故意忽视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2、 结肠癌很容易预防和治疗。三个关键点
尽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但它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率与发现时间密切相关。如果肿瘤发现早,体积小,没有转移,切除不困难,治愈率也高。越早发现恶性肿瘤组织,越有利于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越接近晚期,治疗存活率越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0.8%。
因此,要有效预防,需要采取正确可行的措施。
1、掌握早期病理信号
在预防结肠癌的过程中,关键是及时发现异常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肠癌信号,可以帮助您识别。
·排便习惯的改变
健康的排便习惯是有规律的。一旦肠道出现问题,肠道规则将首先受到影响。肿瘤生长期间,肠道变窄。此外,肿瘤刺激肠道收缩,导致大便次数增加。更严重的是,便秘和腹泻可反复发生,伴有大便不全等。
·大便形状改变
健康的大便通常呈圆柱形和蛇形。如果肠道内有肿瘤,就会挤压粪便,从而改变粪便形状,呈现细条、扁条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摩擦肿瘤,粪便上可能有明显的血迹。
·体重减轻
现代人视瘦为美,但减肥太快未必是好事。肠癌可导致肠道功能下降,影响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并导致体重突然下降。
·血便
便血也是结直肠癌早期的常见症状,但常与痔疮和便血混淆,被忽视。大便中的早期血液可能会在卫生纸、大便或黑色大便上出现红色血迹。当有化脓性血便和粘液便时,我们应该更加警惕。
2、及时切除息肉
临床资料显示,85%的结直肠癌是由肠息肉转化而来,而肿瘤性息肉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丁伟群教授表示,对于肠息肉来说,癌变率主要与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肿瘤生长方式和上皮异型增生有关。因此,临床结肠镜检查发现的肠息肉应积极治疗,术后定期随访。
3、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数据显示,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IV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10%。只有通过早期筛查,1期甚至1期之前的患者才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桂琪强调,早期筛查是防治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建议高危人群在40岁之前进行肠镜筛查。家族性息肉病和其他遗传性疾病应在青春期进行干预。
除上述措施外,要预防结肠癌,还应注意健康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配合锻炼,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锻炼。
结论:结直肠癌的早期治愈率很高。5年生存率一般在90%以上,治疗效果可观。然而,由于公众对肠道健康的忽视,他们往往错过了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希望通过本文,我们能提高对肠道的警惕,积极开展肠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游戏工作室,提供专业化运营,获得高回报!
关注公众号“币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oyi56.com/7501.html